南潯區善璉鎮“含山蠶花節”活動現場沈勇強攝
四月風光湖面美,游人賞景樂逍遙。這段時間,位于大運河畔的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含山風景區內人聲鼎沸、游人如織,一場熱鬧非凡的民俗文化活動“含山蠶花節”正在火熱進行中。
如今,“祭蠶神”“軋蠶花”的傳統民間習俗,已不單單是屬于蠶農的盛會。這一傳統的民間民俗活動正不斷地在創新中得以傳承發展,成為集文化、旅游、商貿于一體的綜合性節慶活動,更是善璉鎮民俗活動和文化旅游的一張“金名片”!按舜位顒,包括‘守望傳統、赴約祈福、演繹美學、尋味美食、音樂狂歡、共賞藝術’6個篇章和20個子活動,累計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,吸引力不可小覷!痹撴傸h委委員馮彬介紹。
歷史悠久的“含山蠶花節”曾一度由于蠶桑業的不斷萎縮,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。如何做好清明“含山文化節”文章,發展善璉農文旅產業,推動鄉村振興,是南潯區人大多年來重點關注的課題。在區、鎮代表的合力建議下,近年來,善璉鎮政府加大投入,大力開展大運河、含山塔等遺跡和湖筆文化、蠶桑文化等保護工作,使“含山蠶花節”這一傳統的民間民俗活動逐步發展成為集文化、旅游、商貿于一體的綜合性節慶活動。
傳統民俗是傳承地方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。近年來,南潯區積極挖掘傳統民俗背后的文化內涵,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。目前,南潯區已公布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,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,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0處;擁有世界級遺產2項、國家級非遺項目3項、省級非遺項目13項,其中“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(雙林綾絹織造技藝)”項目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。
“今年的蠶花節開幕式上,還舉行了‘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·民俗里的湖州’系列活動啟動儀式。后續,南潯區將圍繞‘民俗里的湖州’系列活動,充分釋放資源稟賦,激發民俗活力!蹦蠞^相關負責人介紹,南潯區將開展“老宅新生”“非遺再造”“鄉愁記憶”“人才培養”“數字賦能”五大工程,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城市有機更新、生態文明建設、文旅融合發展相融合,全力推進文物和非遺的保護傳承和經濟建設統籌發展。
接下來,南潯區將緊緊圍繞“一鎮一精品”“一季一特色”的思路,緊密結合農業、旅游、體育等產業,打造好“雙林綾絹文化節”“練市湖羊文化節”“荻港魚文化節”“善璉湖筆文化節”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動,全面打響南潯民俗文化特色品牌,激發傳統民俗文化新的活力,推動優秀民俗文化活動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