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 : 浙江文明網 > 要聞

畫中一窺古人的讀書生活

“盛世修典—‘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’成果展”重回浙江

發布時間:2023-04-11 09:53:00 來源: 浙江日報 記者 嚴粒粒 通訊員 孫曉珺

  圖為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“盛世修典——‘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’特展:閱讀典籍與文脈密碼”現場。本報記者林云龍攝

  浙江日報杭州4月10日訊 閱讀,可以是讀書,又何嘗不能是讀畫。古人有“左圖右史”“評書讀畫”之說,繪畫一直是閱讀的重要內容。

  4月10日,在“世界閱讀日”到來前夕,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“盛世修典——‘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’特展:閱讀典籍與文脈密碼”在浙江展覽館開幕。該活動是即將召開的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最先啟動的預熱活動之一。

  此次展覽展陳面積約2065平方米,以“大系”修典工作溯源與“大系”典籍中的“閱讀”雙線并行,遴選了“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”所收錄的關于閱讀、典籍、中外交流、耕讀等能夠反映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傳承的作品,以高清調色打樣稿展示。

  漫步其間,我們穿越古今,沉浸在“大系”搭建的閱讀空間里。

  盛世修典!按笙怠北旧砭褪且患谱骶、投入極大、文化意涵豐富的工藝品,也是國家文化的象征。

  走入序廳,一面高大的書墻展示著“大系”的厚重。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副院長、“大系”全國巡展總策展人王小松介紹,本次展覽的亮點之一,在于不僅首次全部上架了“大系”目前為止的全系列共計62卷233冊,還實現了“大系”和觀眾的“零距離”。

  廳內各個展臺上分別擺著單本“大系”。在這里,“大系”不再是只可遠觀的展品,觀眾可以像普通讀者一樣,一邊真切地翻閱書籍,一邊聽工作人員介紹:書的封面材質是杭州絲綢,采用5A級真絲提花工藝織造;內部的印刷用紙是德國進口,油墨印在這種紙上能高質量還原原畫色彩……

  王小松表示,他此次的策展理念是“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有機會親自領略‘大系’的風采,從它的印刷之美、裝幀之美、圖像之美中,感受中國人對文化的敬意和匠心”。

  此外,策展團隊還從“大系”收錄的萬余幅高清畫作中,找出318幅讀書題材的繪畫。深度挖掘“大系”中的閱讀主題,以呼應“全民閱讀大會”,這也是展覽的重要內容之一。

  據悉,“閱讀”作為一種繪畫意象,早在漢唐就已出現在畫像石、畫像磚上。唐宋以后,讀書氛圍更加濃厚,“讀書”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。

  比如,郭栩《稱書圖》中3名雅士于園林稱書場景,反映書肆交易熱鬧繁盛的時代背景,畫中人物大概在為能夠得到價廉物美的好書而喜上眉梢;《松風書屋圖》《西郊草堂圖》等一系列畫展現古人不追求讀書環境的精致,山水間支起茅屋便可暢游精神世界,可謂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……

  當今社會,生活與工作壓力難免讓人焦慮,陷入四顧茫然的境地。此時,畫中的古人讀書之境、之情、之雅更令人心馳神往。從這個角度看,觀展成了一場今人感受古人生活樂趣的“治愈”之旅。

  時移世易。數字技術正在開拓閱讀的方式和空間。本次展覽專門設置了AR體驗區,觀眾戴上設備,便可入畫《聽琴圖》,或與“古人”互動撫琴,或去樹下摘花賞景。此外,登錄“‘大系’特展AR讀畫小程序”,大家能在手機端進行有獎答題,看題跋猜畫名。

  據悉,此次展覽是“大系”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后重回浙江的第一站,主辦方希望在進一步展示、研究、賡續中華文化“基因密碼”的同時,利用“大系”推廣閱讀文化,鼓勵更多人參與到閱讀中來。

  為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展品,浙江展覽館面向公眾每天安排免費講解。一天4場,分別為早上兩場(10:00-11:00,11:00-12:00)、下午兩場(14:00-15:00,15:00-16:00)。觀眾可在“浙江展覽館”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欄“預約通道”預約。

  展覽由省委宣傳部、浙江大學主辦,省教育廳、省文化和旅游廳、省文物局協辦,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、浙江大學出版社、浙江大學城鄉創意發展研究中心、浙江展覽館承辦,將持續至5月2日。

標簽:編輯:龔曉
欧美一级性爱大片国产性爱